白天逛完“牛車水”
三四點左右我們打算先回飯店游個泳,
晚上再到“老巴剎”(Lau Pa Sat)吃晚餐,
地鐵是搭到“萊佛士坊”(Raffles Place)再步行5~8分鐘就可以到達
小桃老師長知識
1.“老巴剎”建於1894年,是東南亞現存最大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鑄鐵建築。
位於新加坡商業區中心的老巴剎最初是菜市場,現已改建為飲食中心,
提供各種經濟實惠的本地食品,是備受歡迎的飲食聚會場所。(from新加坡旅遊局)
2.“沙嗲”(satay) 源自中東的烤肉,也有人是說華人烤肉是三塊三塊串成一串,
福建話也就是台語的音唸"三塊",久而久之就變成“沙嗲”了
( http://blog.yam.com/joy0616/article/29593269)
來“老巴剎”就是要吃“沙嗲”的呀!
但是我們來來去去晃了好幾圈都沒看見賣“沙嗲”的,
但是有很多人在吃“沙嗲”,......囧
我跟肚肚說,要用烤的煙很大,會不會在外面呀?!
但是他不理我
這是有一個人拿了“沙嗲”的目錄來問我們要不要吃,
我們有一點怕,怕是詐騙集團或金光黨之類的
但還是默默的跟他走了(因為有吃的,我們好像糖果屋的兄妹喔~~ )
果真,因為烤的食物煙很大,就真的在外面馬路邊,
(早相信我不就好了嗎?!)
原來,外為是海鮮餐廳跟“沙嗲”,
我想他們有合資或是什麼的吧!
賣沙嗲的負責招攬客人,被拉的觀光客笨笨的就坐下了,
這時服務生就會遞上目錄,盲目的點了“沙嗲”&海鮮,
“沙嗲”有分大、中、小套餐,有蝦、牛、雞、羊,
可能是因為印度人的關係,他們沒有豬肉
我們只有兩個人,點了一個小的set~~
上菜嚕!!
每一串其實都少少的,還有附上生小黃瓜、洋蔥,和沾醬
肉嫩嫩香香的,烤得剛剛好,有一點甜,類似臺南口味
沾醬吃的話會更甜,還有一點辣辣的,
配上生菜爽脆好吃
海鮮的部分則是炒青菜&貢貢
〈綜合炒青菜〉
因為都兩天都沒吃到熱熱的菜才點的,
有一點勾芡的炒法,我猜廚師是廣東人
因為我平常吃蠻淡的,對我來說口味偏鹹~~
〈貢貢〉
有點像我們臺灣海產店的螺肉,
他是用川燙的,再沾辣醬,
螺肉脆脆QQ的,辣醬很帶勁,
不錯吃
海鮮餐廳都有圖片讓你看要點什麼,還蠻真實的,
會點〈貢貢〉是因為名字很好有趣,吸引我們想要吃吃看,
後來服務生看我們點太少,就推薦我們“牛油蝦”,
說什麼來新加坡一定要吃,要我們也點一份,
噗~~~阿是不會早一點說嗎?我們怕點了吃不完口羊
所以,有要去新加坡的旅客,可以試試“牛油蝦”喔
小桃旅遊小叮嚀:一樣的,因為我們兩上寫了“觀光客”三個字,
所以店家又會要你一直多點,還好肚肚是理智的人,我們有沒有被迷昏,
隔壁桌的情侶就點了一大桌,讓我不禁豎起大拇指
“老巴剎”跟牛車水的“麥士威熟食中心”有點像,
“老巴剎”這邊中、西、日、韓、印度料理都有,還有現場演唱的band,
而且又是24小時的,什麼時後來都可以唷^^